鰣魚、野生河豚、刀魚,往日的長江三鮮數量衰減嚴重,刀魚從過去最高產4142噸下降到年均不足100噸,鰣魚甚至已經滅絕。長江“無魚”倒逼長江“無漁”,2020年開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公安、漁政、市場監管、海事等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全天候、全領域、全覆蓋”式監管,開展重拳打擊非法捕撈。
無人機巡江,科技推助長江禁漁
為提升禁漁工作成效,擴大執法覆蓋面,各地執法部門在禁漁重點地段紛紛運用警用無人機進行空中水域巡邏,利用無人機快速靈活的高空視野擴大巡查范圍,精準定位涉漁船舶,拍攝取證、喊話勸阻,有效提高了禁捕技防、人防水平。然而,無人機在現場遙控操作的巡查模式下,無人機高度依賴飛手和無人機操縱水平,由于要攜帶無人機出勤到執法地點,導致執法響應慢,巡查頻次低,難以滿足24小時全天候的基礎摸排工作要求。除此之外,在夏季正午,戶外直射溫度高達60攝氏度,冬季風大浪高,寒冷刺骨,惡劣的工作環境對執法人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自動化無人機破局,全面提升海事執法監管綜合實力
早在去年,長江海事局已經啟用了復亞智能研制的長江干線首套全自主智能巡航系統,解決了長期以來三峽重點水域錨地種類多、待閘船舶多、跨江大橋多、作業碼頭多、船舶密度大、水位變動大等通航條件復雜,巡檢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難題。通過智能無人機自主巡航,巡邏港區通航環境、通航秩序、錨泊秩序、作業秩序及航標設置,高倍自動變焦高效巡查危險品錨地,并通過網絡將圖像數據實時遠程傳輸到指揮中心,為應急決策提供更具有時效性、決策價值的信息。
對比傳統人工協同的模式,無人機全自動巡航系統不依賴飛手操控,把人力從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響應時間快,實現全自動、全天候進行江域巡航,充分發揮了無人機真正的價值。真正為海事一線執法人員減負增效,全面提升了海事執法監管綜合實力。無人機巡查監管領域,自動化已是大勢所趨。
助力長江禁捕,無人機自動機場釋放執法監管戰力
復亞智能無人機自動機場具備“巡、控、糾”一體化自動巡飛能力,能有效破解禁漁執法工作中存在的諸多痛點。無人機自動機場降低了無人機對人員的依賴,尤其是在禁漁任務下,有效降低飛手的工作強度,室內遠程巡控幫助飛手應對室外惡劣工作環境。同時,自動機場“自動換電”、“自動起降”、“自主巡航”等功能,大幅提升了無人機出動率和作業時間,即使是也夜間,也可以利用紅外鏡頭捕捉高清畫面,真正實現無人機不間斷巡邏。
針對禁漁執法場景,無人機機場可實現:
第一,自主巡航
全過程無需飛手控制,機載飛行大腦自動運行禁漁執法場景下的飛行算法,控制無人機全自動巡邏監管作業。在突發情況下,只需鼠標輕點操控地面段界面(GCS),便可遠程接管操控進行指點飛行、云臺控制、目標識別跟蹤,真正實現巡邏“足不出戶”。
第二,執法取證
無人機可通過高倍自動變焦相機,以高空視角監控長江江面,掛載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在夜間、霧天等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通過熱成像、紅外等技術,獲取高清監控畫面,并通過4G/5G網絡通信技術實時傳輸至云平臺。遠程監控中心執法人員快速識別如沿江垂釣、船舶偷捕、“地籠網”捕撈等種種違法行為,并同步錄像、回傳、保存、分類,第一時間共享至漁政、海事、水利、公安等部門。
第三,遠程喊話
利用機載喊話器,執法人員可在監控中心第一時間對涉嫌違捕撈的船舶進行有效制止,顯著提升執法效能,緩解人員步巡船巡的出勤壓力。
第四,搜尋定位
搜尋定位功能可以精準定位違法捕撈坐標,便于執法大隊快速鎖定違法現場、抓捕違法人員、查扣涉案船只、收繳非法捕撈器具等,提高一線執法效率。
以“技防+人防”共筑監管“不留巡邏死角、不留時間死角”的“銅墻鐵壁”,水上監管步入空天水陸立體監管新時代。據悉,復亞智能無人機自動機場,不僅僅在海事、河湖巡邏領域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還在電網、交通、安防、水利、新能源等領域提供了更多智能、高效、場景化的解決方案,獲得多領域龍頭企業的高度認可。
免費預約演示
添加官方客服
我們的工作時間是工作日9:00~17:30
期待與您溝通并提供您所需的支持或方案,謝謝!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