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式無人機機場和換電式無人機機場都是無人機的地面基礎設施,都是為了實現無人機的自動起降、存放、補能等功能。但它們在補能方式上有所區別導致兩者在作業頻次、應用場景和性能上均有所區別:
一、充能方式不同帶來的作業頻次區別:
換電3分鐘:飛機自主降落到起降平臺,平臺回落至機艙同時關閉艙門,高精度機械臂給無人機更換電池,只需3分鐘即可完成換電與再次起飛。據復亞智能的官方數據顯示,機場內置4組電池,電池更換、再次起飛的作業間隔時間為3分鐘,據了解復亞智能也是換電形式無人機自動機場的主要頭部廠商之一。
充電1-2小時:飛機降落后,通過接觸式的充電方式給無人機進行充電。作業間隔時間主要為降落時間+電源充電時間,以大疆工業無人機經緯M系列為例,飛行20~30分鐘后,在電池低電量狀態下取出電池充電,電池充滿電量平均需要1-2小時左右。采用無人機品牌官方配套充電裝置的無人機自動機場廠商充電時間基本如此。
二、適配的不同應用場景區別:
不同行業的無人機作業頻次、飛行環境都略有差別,但總體來講,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用于巡邏,一類是用于巡檢。
換電機場:巡邏場景往往高頻,每天都需要多次巡視,遇到突發事件還需要快速到達現場,比如,交通的巡邏、水利的巡邏、安防巡邏高頻的應用場景,以及應急需求,能隨時起飛場景,對飛行頻次、再次起飛時間都有較高的要求。這類場景往往需要換電的自動機場來滿足。
充電機場:巡檢場景頻次沒那么高,多數設備只需定期巡檢即可,對于作業間隔時間沒有較高的要求,比如光伏巡檢、風電巡檢、電力桿塔的巡檢,因此充電機場可以滿足。
三、兩種無人機自動機場的性能及價格對比
相比充電機場,換電機場有較高技術門檻。換電形式的無人機自動機場對運動路徑、重復精度有較高的要求。需考慮結合無人機的外觀形態重復考慮機械臂的運動軌跡,這樣機械臂才能以最輕量化的體積和運動路徑、運動時間進行電池的更換,重復運動精度達不到,機械抓手裝置可能會對無人機造成破壞。對于換電形式的自動機場的廠商來說,技術一旦成熟,對后進入的跟風廠家也是一種時間壁壘。據了解,以復亞智能為代表的換電自動機場已實現了高度穩定性。
相比換電機場,充電機場因結構簡單有相對價格優勢。換電形式的無人機自動機場,零部件少機械結構簡單,主要機械結構在于平臺升降、無人機歸中以及艙門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