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03月14日
2015年4月1日,第104届全国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开幕。牛津仪器重点展现和介绍了今年1月份新推出的新品 Optistat?Dry无液氦光谱学低温恒温器。
Optistat?Dry采取了无液氦制冷技术,具体采取了GM制冷机,利用冷头、紧缩机和高压氦气管3个部件组成了1个闭合的氦气循环回路,可以产生制冷功率。可控温度范围从 3 K 到300 K,120分钟内可冷却到10K,用户可选择风冷紧缩机或水冷紧缩机。
着力化解多余产能和降本增效牛津仪器销售郭鲁开介绍说: 由于目前世界上的液氦愈来愈缺少,特别中国属于缺液氦的地区,所用的液氦需要我们的当今技术都是我们在不断检测中得到的经验从美国进口。我们大力推行无液氦技术就是希望所有的实验室能够采取电制冷获得非常低的温度,节省实验室的运行本钱。
Optistat?Dry大的1个特点是简单易用。郭鲁开介绍说: 仪器采取模块化设计,比如用户想做显微丈量,只需要更换1个显微探头便可实现。另外,更换样品非常方便,特别是对1些做电化学研究的用户,只需将样品托放到指定位置并拧紧螺丝便可完成电学连接及热连接,不需要其他任何焊接工作。同时,该仪器采取了特别设计的减震光学平台支架,将全部制冷机的振动减少到1般标准的1/10,这对光学实验非常有益。
据介绍,该仪器刚发布就收到了若干个定单,而且用户的反馈非常好。
在会议间隙,仪器信息网编辑还采访了牛津仪器Omicron NanoScience中国区总经理李俊云博士,请他介绍了牛津仪器的极低温装备产品组成,和相应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
李俊云介绍说: 牛津仪器的低温产品主要有两类:1类是低温恒温器;另外一类是低温超导磁体。目前低温恒温器和低温超导磁体已从液氦制冷进入了电制冷的时期。液氦是1种稀缺资源,我们1般需要从美国、北非、欧洲等地区进口,费用很高,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现在转为无液氦系统,使得我们脱离了这类束缚。
另外,目前的极低温装备的集成化变得非常高,仪器操作也愈来愈简易和方便,因此促使了愈来愈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事低温物理研究,从此次会议约300人的参会范围也能够看出这1点。 李俊云另外对如今的发展趋势来看说道。
在谈到极低温装备用户群体的特点时,李俊云表示: 之前的极低温装备用户可以说非常专业,他们对仪器的了解程度几近和我们1样多,可以自己维修、改装仪器。目前虽然极低温装备的用户群体在逐步扩大,但是由于仪器集成化程度高,大家对仪器的了解程度在逐步下降。因此用户对仪器的服务和产品质量的要求都比之前要高。
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牛津仪器建立了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李俊云介绍说: 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招学士,目前我们招聘的技术人员都是博士毕业,固然这1方面也是由于客户群体扩大了,有了更多懂专业知识的人。
另外,我希望我们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利用支持。我们既要懂产品,还要懂利用。由于用户需要甚么,也是我们产品同时可根据GB、ISO、JIS、ASTM、DIN及用户提供多种标准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理解,并将它转化为产品利用。 李俊云这样说道。
至于极低温装备的市场需求,李俊云说: 低温物理的发展很多都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比如医院的核磁共振,其中所用的磁体就是低温超导磁体。还有现在愈来愈热门的量子信息研究,量子信息的发展对国家来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量子计算的速度要比普通计算机的速度呈指数倍增长,比如,密码破解需要高速计算,如果量子计算机问世,能够快速破解目前所有的普通密码,如果要避免密码被他人破解,就需要用量子信息的手段来设置密码。如果哪一个国家能够解决量子计算的问题,就相当于抢占了战略制高点。
量子信息已开始进入实用化的阶段,但离真实的理想利用还有很长的距离。虽然还没法肯定实用化的前景,但的投资巨大,而量子信息的研究需要低温实验条件,再加上从事低温物理研究的人员增多,所以极低温装备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市场。 李俊云介绍说。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李俊云说道: 牛津仪器在提供高品质极低温装备的同时,将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助力中国的科研人员在低温物理研究领域做出更多突出的研究成果。
友情链接
LINKS